2025年1月1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在新疆正式落地应用。《2024年药品目录》内药品增加到3159种,其中西药1765种、中成药1394种,新增目录外药品91个,其中谈判纳入84个、竞价纳入5个、集采药品直接纳入2个,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多个领域的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为保障临床诊疗需求和参保患者合理用药权益,各医疗机构及时调整本机构用药目录,大力推进电子处方流转,让患者尽快分享到医保红利。2025年1月3日,在自治区人民医院为常规治疗疗效欠佳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成年患者开具了“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首张电子处方;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率先为具有进展风险的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成人患者,开出了“布地奈德肠溶胶囊”首张处方;心血管科也为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II-III级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HCM)成人患者,开出首张“玛伐凯泰胶囊”处方。在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为5-18岁患有Tourette综合征(抽动-秽语综合征)和慢性抽动障碍的儿童,开出了首张“芍麻止痉颗粒”处方;为2岁及以上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患者癫痫发作的联合治疗,开出了首张“氯巴占片”处方。患者赵某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25年1月1日落地,让新疆各族人民第一时间享受到医保改革的成果,为我们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同时,为更好地保障广大参保人就医购药,各地医疗保障局积极完善配套措施,推进定点医疗机构提高国谈药备药率,规范外配处方管理,确保电子处方顺畅流转。一方面,配备“双通道”药品的定点零售药店全部接入电子处方中心,保障了“双通道”药品的流转。如:阿克苏地区、哈密市、昌吉市、喀什地区等多地“双通道”药品电子处方流转顺畅,实现了处方“身份认证”,从开方到发药的全流程可追溯。另一方面,定点医疗机构开展春节期间药品保供,积极提高药品备药率,对暂时无法配备的药品,提供外配处方服务,将电子处方打印成纸质处方,方便老年人等有需求的参保人持纸质处方前往零售药店购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